傳承近200年的萬和宮字姓戲昨天登場
每天下午3時、晚間8時演出兩場,預計持續至5月20日結束。萬和宮董事長蕭清杰說,台灣傳統民俗字姓戲,又稱「家姓戲」或「單姓戲」,由地方同姓 氏宗族,或聯合數姓為一字姓組織,輪流出錢邀請劇團演戲酬神。蕭清杰指出,當年由來台開墾12姓氏宗族在每年農曆3月23日媽祖聖誕後,由張姓宗族開始, 每姓氏宗族輪流演一天,感謝媽祖恩澤,如今增至28字姓,由張、廖、簡姓宗族依序輪流,由陳、林姓宗族包尾。
字姓戲由張姓宗親開演…
昨天上午9時,張姓宗親代表先在萬和宮正殿,比照媽祖聖誕祭典三獻禮,儀式由萬和宮總幹事張俊鎮主祭,經初獻禮、亞獻禮、終獻禮等程序,歷時一小 時。接著,萬和宮前廣場戲台上演「扮仙」,演員扮仙祝壽、獻福。下午3時,首場的日場字姓戲登場,演出2小時,夜場在晚間8時登場。
地方耆老陳子江說,字姓戲的起源,相傳清道光四年,即西元1824年,旱溪媽祖遶境南屯十八庄,萬和宮「老二媽」媽祖例行接駕,神轎返廟前無法入廟,經信徒擲筊,以演「字姓戲」娛神代替遶境,神轎才順利入廟,始有字姓戲。
【2009/04/22 聯合報】@ http://udn.c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