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朔起以前的水碓,對我仍是記憶猶新,
在村莊的北側農田邊走過灌溉用的溝渠,旁邊有個茅房…
以石墩築起的小水壩讓水車帶動著水,藉由水梘或水筧導引水,
進入水碓一端的水槽內,利用槓桿原理以水力讓水碓去「舂米」。
在村莊的北側農田邊走過灌溉用的溝渠,旁邊有個茅房…
以石墩築起的小水壩讓水車帶動著水,藉由水梘或水筧導引水,
進入水碓一端的水槽內,利用槓桿原理以水力讓水碓去「舂米」。
隨著時代變遷及經濟發展,不知不覺地就消失六十多年了。
民國94年底,透過台中市政府都發局社區營造工程,
社區居民共同找回水碓、踏碓,
藉由排灣族木雕藝術家林新義「拉阿浪」,
以台灣百年鐡杉原木雕刻,藝術裝置的水碓。
社區居民共同找回水碓、踏碓,
藉由排灣族木雕藝術家林新義「拉阿浪」,
以台灣百年鐡杉原木雕刻,藝術裝置的水碓。
頭刻有斗笠狀,取台語的「笠」和「犁」發音雷同,
傳達農民耕作之意,而踏碓頭則刻有為牛頭,發揚務農精神。
兩者合一,引南屯舊名「犁頭店」之意。
傳承老祖宗智慧的水碓,舂米聲「咚咚咚」,
提醒後代子孫勤奮工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