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8╱自由時報╱第AA1J版╱台中都會新聞╱張協昇 記者張協昇╱專題報導
小來的故鄉 登上國際雜誌
「這裡是小來的故鄉!」您能想像一千三百年前、甚至更早的四千年前,你、我居住的台中盆地,到處可見狗獾、梅花鹿等動物蹤跡,滿山遍野種植著龍眼、梅子等果樹,先民胼手胝足,在這片美麗土地上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過著安和樂利的游耕生活景象嗎?時序拉回到二○○二年,東海大學生物系學生陳聖明在台中衣蝶百貨大樓興建工程基地西側斷面,無意間發現一塊陶片,交由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人類學組何傳坤主任鑑定,證實是史前繩紋陶,隔年考古學家又陸續在新市政中心預定地及一四四號抵費地發現瑪瑙珠等古文物及一具俯身葬的史前兒童骨骸,此被命名為「小來」的兒童骨骸,登上了世界地理雜誌中文版,此即為惠來遺址由來。
惠來遺址因位於寸土寸金的七期重劃區,市府原欲標售給財團,但在搶救惠來遺址聯盟等團體走上街頭遊行抗爭下,才得以保存下來,並成立了小來公園。
水碓古聚落 宛如現代桃花源
時間再回到清康熙年間的台中盆地,清朝武將劉源沂平定大肚山番亂墾拓現今台中南屯犁頭店,因有感於現今鎮平里水碓聚落環境優美,土地肥沃,定居於此,繁衍後代。
十多年前,在水碓聚落土生土長的江慶洲,因緣際會下投入協助村莊土地強制分割的官司,他深入蒐集在地文史,發掘聚落開墾歷史淵源,證實水碓聚落是台中盆地開發最早的漢人客家庄聚落,將故鄉從一個雜亂無章的地方,營造成一處美麗莊園,並促使台中市政府於九十六年破天荒以公共設施原地完整保存,免於因重劃而被摧毀的命運。
如今,走進水碓古聚落,草木扶疏、鳥語花香,夏日可聆聽蟲鳴蛙叫,黃昏時刻則可以欣賞西邊大肚山夕陽美景及野鳥自由飛翔;坐在聚落老樹下涼風徐徐,仰望著一百多年前的古厝「繩繼堂」,優美靜謐氛圍,令人不禁發思古之幽情,而秋收後的假日,古聚落稻田中有著學童焢窯、堆稻草人及下水圳嬉戲的歡笑聲,令人恍然大悟,在忙碌焦慮的城市生活中,這不正是現代桃花源的景象?
黎明溝 將打造親水公園
另一個在地珍貴生態文化資產保存的案例,則是有百年歷史的黎明溝,這條被當地民眾喻為「生命之河」的溝渠,早年河裡魚蝦及沿岸野鳥等生態資源豐富,兼具排水及遊憩功能,宛若一條護城河般守護著黎明社區居民。市府原本為了自辦重劃利益,一度要讓重劃公司填平黎明溝,但經地方人士抗爭,才保留約四百五十公尺的河段,未來,當地居民計畫用最自然的環境,將黎明溝打造成一處親水生態遊憩公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