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屬於那一群容易遺忘的人民?
還記得當初這段話,深深地說進我的心坎裡,回想這一、二十年來自己的故鄉,還真的一直在改變,片刻沒停歇過。而這裡當初是什麼模樣?印象與記憶不只是模糊,說真的,我真的記不起來了!還有當時的那群朋友、玩伴和鄰居們….,不知道大家現在過得好不好呢?
熟悉卻漸陌生的家園
如今回想起來,只記得許多的挖土機和卡車,忙碌的揚起灰塵、瀰漫天空,湮沒自己生長和熟悉的家園,成了後來的另一個地方。還記得在很小的時候,阿公教我認識自己的故鄉,他說:以前的人取地名是因為在地有什麼特色,所以我們住的地方,就以這個特別的原因來取名字…
「卡早庄頭西南方,那裡因為有墓園和放牛的地方,所以就叫作下牛埔;另一個地方在南屯溪畔,因為有一棵巨大的楓樹,人人都叫楓樹腳;而沿 著溪流往上走,在溪流大回灣處,因有一個深潭,又有先人為下游農田灌溉的需要,就築石岸為堤,溪潭裡長滿蓮花的大水潭,那裡就叫蓮花埤;以前沿著五分車路 往市區會經過半平厝,聽說是因大厝不知何故,只剩下一半;庄頭開基祖搬遷新居的地方,一直俗稱新厝;卡早旁邊沿著水圳的田埂路,因為常有水牛路過,大家也 都稱牛車路溝;還有一個地方因為有一棵巨大的樹,非常醒目,大家都叫那所在做-樹仔腳;在過去那個庒頭叫作劉厝庒,因為那個庒頭住的人,全部都姓 劉….。」
被隔離在家門之外
太多在我們生活圈中耳熟能詳的地名,隨都市開發來臨,如今這一切,我都看不見了,我被眼前的一道似乎無止盡的工程圍牆擋住,老實說,我覺得這是一種被隔離在家門之外的感覺,又像是在加護病房外等待的感覺….,我看著圍牆上面,寫著的一排排的字-很熟悉,卻很諷刺…
One World One Dream
唯有宏觀眼界、才能看見全世界。
世界接軌、世紀願景、打造文化、經濟、國際城。
市地重劃、促進土地整體開發利用價值,帶動地方整體發展。
領航國際舞台,時代城廊大胸懷,感謝單元地主支持共榮共利、共享國際商業。
深植住宅人本文化、宏觀全球化建築觸覺,堅持向世界開窗。
市地重劃,都市景觀「取舊代新」的城市改革。
咱們土地,咱們的新故鄉,靠咱們做伙來打拼….
每一個即將消失的角落…
決 定轉個彎上大肚山,將這個自己成長的城市,細心地看個清楚,我到底住在哪裡?我到底來自哪裡?….終於不用被圍牆阻擋我的心靈視界,心想一個有國際觀的 人,應該會樂於與別人分享自己城市的文化歷史,也應該會更加珍惜為這份珍貴的文化資產,我要努力記得現在-沿著高鐵、筏子溪、高速公路和環中路、那每一部 挖土機正在開挖的地方,那每一個即將消失的角落…
直到身後的暖意逐漸變涼,看著地上的身影,也由長變成微弱,直到消失在土地裡…,心才驚覺,這是一個失根和流浪的過程,城市熱鬧那裡是一間大的飼養場,高級的廠房是永遠不夠用的…
我想成為一個有記憶的人,不想成為一個被餵養記憶的飼料人….我心愛的故鄉.台中,會是一個永遠長不大的城市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