躲過都更 水碓聚落感恩慶「重生」

客家電視台 (2010-03-13 20:49)【李新隆/台中市】
位於台中市南屯區的水碓社區,是清朝年間客家人開墾居住的聚落,幾年前原本列為市區重劃將被拆除,後來經過社區居民與民間社團的奔走,加上客委會的協助,水碓社區終於保留下來。
 為了感謝眾多人士的支持,水碓社區13日就舉辦一場感恩活動,也象徵為台中市保留一塊淳樸的家園。
小朋友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門牌
在社區志工的協助下,小朋友親手製作屬於自己的門牌,而這些材料是居民們整理社區老房子,所清理出來的破舊農具,回收再利用而來。水碓文史工作者 江慶洲:「這個就是了,小朋友DIY的就是這個削出來的。」
水碓志工 廖彩鳳:「破舊的畚箕上面有一些竹片,我們就將它剪一剪,再來我們的底板是廢棄的床板,我們鋸成一樣的大小然後再利用。」
為了感謝8多年來,支持水碓社區的民間社團與志工,水碓社區工作坊特地舉辦這場感恩活動,並且啟用剛整理好的「水碓守護園」以及社區廚房,而志工們也準備 了台中市難得吃到的客家艾草粄要來招待大家。水碓志工 社區居民:「扶著就好、這邊用手,這樣這樣、這隻手這樣,這樣才不會粘到這邊。」

有錢買不到的…
參與民眾 林小姐:「這是很難得有錢買不到的,所以我想這個應該多推廣,讓小孩子知道整個之前的生活狀況跟他們現在製作的過程。」
水碓文史工作者 江慶洲:「在守護園裡面,我們有水碓自然家屋還有自然生活教室的體驗區,這個是我們感恩先祖還有大自然給予我們很珍貴的東西,也藉由這個東西來回饋大家, 讓大家來共同支持水碓聚落的永續。」雖然水碓社區的居民早已經不會說祖先的客家話,但居民的生活習慣還是看得到客家文化的蹤影,因此居民認為保留原有的水 碓風貌,除了是對祖先的感念,也為台中市留下最後一處淳樸的家園。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