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落登錄聯署

《台中市水碓活聚落保存永續聯署說明》
我支持聯署中臺灣第一個聚落登錄申請
為後代子孫留存珍貴的環境文化資產

第二階段網站聯署http://campaign.tw-npo.org/sign.php?id=201106902504600
FB臉書聯署http://www.facebook.com/event.php?eid=119180758171019#!/event.php?eid=117296445024315
朋友們,2011年讓我們用歡喜的心、具體的行動共同參與「水碓活聚落」完成「聚落登錄」,這將是中臺灣第一個聚落登錄。「聚落登錄」有別於「古蹟指定」,它是一項難能可貴的榮幸,這是台中市民高度文化素養的表現,也是我們共同的驕傲,所以更是需要住民及市民共同參與支持!
這是別具歷史意義的光榮行動,亦將開啟活聚落永續希望的新契機。充滿活力的成員、幸福的家族,讓我們成為守護水碓永續的堅強力量。推動「水碓活聚落」保存和永續工作充滿挑戰,匯聚一股股小力量...,讓世代子孫享受幸福美好的聚落文化歷史資產。
聯署發起單位:台中市原鄉文化協會
發起人:江慶洲 電話:(04)2470-1130、0919-343139

緣繼...水碓庒歡喜永續302年
清康熙49年間(西元1710年),水碓開基祖劉源沂、劉源美、劉源滿兄弟先後自漳州南靖縣板寮鄉頂寮村來台開墾設庄,族親作伙起家、分工合作耕種收割和清水圳,共同合作開創出客家聚落的簡樸生活文化,成為一個共伙共工傳統庄頭的幸福農莊!
城市開發土地重劃,三百年古庒面臨滅庒危機...
聽著水碓咚咚咚….說著幸福的聲響!
三百年傳統農業聚落正面臨著城市開發與土地重劃的滅庒危機,鄰近許多的庄頭大厝,已被挖土機無情拆除而消失了,親朋好友四處離散!
如今走進水碓聚落裡,望著百年老樹綠意盎然...紅磚門樓、伙房橫屋,古樸景象歷歷在目,聚實著在地美好生活的歷史記憶,繩繼敦厚的在地文化特色。傳承延續至今,緬懷先人們曾日以繼夜、日復一日辛勤地墾地設庒精神,讓世代子孫享受幸福美好的聚落文化歷史資產。

推動水碓活聚落登錄-確保多項珍貴的聚落文化歷史遺產與自然生態環境
●《崇遠居》先民開墾精神並完善保存300年來傳統農村聚落建築形態、風格的演變歷程。
●《繩繼堂》見證著客家先民在台中市開墾共工、共伙的活歷史。
(見證台中市客家福佬化與族群文化融合)
●城市中僅存珍貴的原生森林聚落-2010年由臺中市政府完成認列,共計有37棵珍稀老樹在水碓活聚落。
●《水碓庒》人與環境和諧共存的生活脈絡與歷史紋理,例如水圳、水碓設施、刺竹林、大灶。
●傳統農業聚落實踐著永續未來的自然環保趨勢與知識技術-生活所需從土地環境中取材與回歸,如土埆厝、堆肥、疊草埔、水碓、水筧。
●南屯三大齋堂之一-善德堂體現傳統常民信仰之齋堂文化。

多年來朋友們與聚落族親共同的努力,我們達成了
● 2000年 聚落土地共有強制分割官司至 2006年最後終判給水碓悠久開發歷史與珍貴綠色資產。
● 2002年 水碓自發性社區環境改造,推動「莊頭心故鄉」引發活動。
● 2003年 調查繪製社區老樹地圖。
● 2004-5年 調查與重建消失六十多年的水碓設施原型。
● 2004年  結合主婦聯盟首次舉辦鄉土體驗導覽活動。
● 2005年  從劉氏公廳祖先神主牌「孺人」與擺設,族親了解水碓是客家聚落。
● 2007年 台中市客家委員會踏察水碓聚落,引發關注「台中市第一個客家聚落」。
● 2007年7月 臺中市政府規劃保留「水碓社區」之建築群為宗旨,劃設公園用地。
● 2008年 客家電視台「村民大會」水碓論壇戶外開講:「如何活化百年水碓」。
● 2009年 長期呼籲市政府重視土地開發與文化資產永續,行動搶救永定厝「四美堂」客家伙房3棵百年荔枝老樹,順利移植至水碓聚落。
● 2009年 由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完成「臺中市水碓客家聚落資源調查暨規劃設計」。
● 2010年 倡議親近土地與手作樸實生活的城市農村幸福美學,開創水碓活聚落公共化先行契機,設置「水碓守護園」、「自然生活教室」、「自然家屋」、「大灶暖心廚房」、「活聚落共工生活會議」由在地住民、住園藝術家與水碓心住民推動聚落公共化與生活事務。